top of page

療癒身體可以吃中藥嗎?

  • Writer: Celia Hsu
    Celia Hsu
  • Feb 16
  • 9 min read

Updated: Mar 18

中藥材作為傳統醫學的一部分,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,關於中藥的安全性、有效性以及實際作用的討論越來越多。

有些作為中藥材的藥草同時也是療癒的藥草:蒲公英,牛蒡,山楂,黃耆,甘草和洛神花等等

(針對療癒的藥草深入介紹可以參閱:“改變生命的食物“和“搶救肝臟”)之後也會有更多藥草的療癒分享。


但部分中藥材因自然成分或加工過程的影響,可能具有毒性或含有重金屬,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。

了解具有毒性的藥材及可能含有重金屬的中藥,有助於在選擇與使用時更加謹慎。

中藥雖然在傳統醫學中具有重要地位,但其使用仍存在一定風險,也不推薦長時間攝取。

國外研究也顯示:長期食用中藥的人體內的重金屬含量較高,因此不建議長時間攝取


還有在使用前請思考,這些食材是否有辦法幫助改善引起身體疾病的兩大主因:

減少體內的病原體與各種毒素/重金屬。


  • 食用動物器官的藥材並無法幫助療癒身體,反而會阻礙療癒

    因為毒素會累積在動物器官中,所以攝取動物的器官對身體反而危害更大。

另外一些動物的腺體像是鹿茸,含有大量的荷爾蒙,會阻礙人體本身的內分泌系統和荷爾蒙的分泌。


  • 品質與來源

來源不明:市場上中藥材來源參差不齊,部分可能摻雜假藥、次品,甚至含有有害物質(如農藥殘留或重金屬)。

加工不當:某些中藥在加工過程中可能添加違規成分,如西藥成分,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。

中藥材二氧化硫殘留 https://www.uho.com.tw/article-49924.html


  • 劑量與用法

劑量難以準確掌握:中藥多以煎煮方式服用,其有效成分的提取會受時間、水量等影響,導致劑量波動。

自行用藥風險:部分人基於網路或傳聞自行選用中藥,可能造成藥物中毒。


  • 賦形劑的基改疑慮

目前科學中藥常見的賦形劑是以(基改)玉米澱粉、乳糖級生藥粉末作為賦形劑的藥粉加以調劑

  • 相互作用與副作用

與西藥的交互作用:中藥可能影響西藥的吸收、代謝,導致療效降低或副作用增加。


  • 藥材本身潛在毒性:

部分中藥如馬兜鈴酸類中藥已被證實對腎臟有毒性,長期使用可能危害健康。

以下是一些具有毒性的中藥材,它們在中醫中可能具有療效,但需謹慎使用,尤其避免過量或長期服用


1.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

常見藥材:關木通、廣防己、青木香、天仙藤等。

毒性:馬兜鈴酸被證實對腎臟有高度毒性,且具有致癌性(尤其是腎癌和泌尿道癌)。

風險:長期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可能導致腎衰竭或癌症,目前許多國家已禁止使用這類中藥材。


 2. 附子(烏頭類藥材)

常見藥材:附子、川烏、草烏。

毒性:附子含有烏頭鹼,具有強烈的心臟毒性和神經毒性,過量可能引起心律不整、呼吸困難甚至死亡。


 3. 雄黃

主要成分:砷化物。

毒性:雄黃含有砷,具有明顯的毒性,過量服用可能導致砷中毒,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肝腎損害甚至死亡。


4. 斑蝥

毒性:斑蝥含有斑蝥素,具強烈的刺激性和毒性,可導致胃腸損傷、腎功能衰竭,甚至危及生命。

用途:雖被用於抗癌或活血用途,但風險極高,臨床使用需非常小心。


5. 朱砂

主要成分:硫化汞。

毒性:朱砂含汞,長期或過量服用可能導致汞中毒,表現為神經系統損害、記憶力減退或腎損傷。

用途:目前內服已被大部分醫療機構限制。


7. 馬錢子

毒性:馬錢子含有番木鱉鹼和士的寧,過量使用可能導致痙攣、呼吸困難甚至死亡。

用途: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,但毒性極高,內服需經過專業醫師指導。



  • 中藥本身的重金屬來源:

除了自然毒性,一些中藥材可能因環境污染或加工過程中受到重金屬污染,常見的重金屬包括鉛、汞、鎘和砷。


中藥材本身來自自然環境,可能因為以下原因而被污染:

土壤與水源污染:工業排放、農業化肥和污水可能導致藥材生長環境中的重金屬含量升高。


加工與存儲過程:傳統製作中可能會接觸含鉛或其他重金屬的設備,或者使用含有污染的添加劑。

如使用含鉛的容器或添加非標準化成分。


假冒偽劣產品:部分低品質藥材中摻入重金屬以增加重量或改善外觀。


特定中藥材本身含毒性物質:例如朱砂(主要成分是硫化汞)和雄黃(主要成分是砷)。


受重金屬污染的中藥材

礦物類藥材:如朱砂(含汞)、雄黃(含砷)、鉛丹(含鉛)。

某些草藥如何首烏、三七、黃連,若生長於污染區域,重金屬含量可能超標。


使用中藥的潛在影響

患者本來希望使用中藥來緩解症狀或治療疾病,但如果藥材重金屬超標,

可能帶來長期的身體負擔,甚至對肝臟、腎臟或神經系統造成損害。

這種「治病卻生病」的風險,違背了中藥療效應該「以調養、治療為核心」的初衷。


特定人群的更高風險

慢性中毒:重金屬累積可能導致腎臟、肝臟、神經系統損害,甚至致癌。

孕婦:重金屬可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,造成畸形或發育障礙。

兒童:神經系統尚未完全發育,更容易受到鉛或汞的毒性影響。

重金屬對兒童的發育影響尤為明顯,可能導致智力下降或生長遲緩。

慢性病患者:原本腎臟或肝臟功能較弱,容易因重金屬累積導致更大的健康風險。


 

引用自天下雜誌:你吃的中藥真的安全嗎?

“別名「辰砂」的硃砂,在《神農本草經》裡,是常用於養神經、安魂魄的安神鎮靜劑。

天然礦物的硃砂,主要成分是硫化汞,時常夾雜雄黃、磷灰石等成分,而其中的鉛、砷、銻等,都可能對人體有害。

2005年衛生署規範禁用硃砂後,多數藥方換了替代藥材,但硃砂造成汞中毒,甚至替換為鉛丹造成鉛中毒的事件也時有所聞。

除了這次事件中的(珍珠)五寶散、天王補心丸,還有八寶散、安宮牛黃丸、

牛黃清心丸、紫雪丹、至寶丹、朱砂安神丸等,過去也常以硃砂達到鎮靜、安神的效果。

文學經典《紅樓夢》,就曾提到多愁善感、愁煩失眠的林黛玉,在大夫的處方下吃了天王補心丹。常用於改善心律不整及失眠的天王補心丹,過去常見外觀裹著一層紅色粉末就是硃砂。

中醫經典《醫宗金鑒》裡的標準方,五寶散是石鐘乳、硃砂、珍珠、冰片、琥珀等成分熬製而成,

用來清熱解毒、祛腐消痰、鎮靜安神,常用於中風昏迷及重症治療。

但加味五寶散、珍珠五寶散等變形,成分各有不同,重金屬含量也時而偏高。

安宮牛黃丸也是中醫常用的中風急救藥。


八寶散又名「小兒萬病回春丹」,古方內含硃砂、川貝、白附子、雄黃、天竺黃等14種成分,

常用於兒童驚風、抽搐、傷寒邪熱等熱狀,硃砂有助於讓受驚大哭的孩子穩定鎮靜。

《天下》實際查詢衛福部網站公開資訊顯示,部份科學濃縮中藥,也可能含有微量硃砂。

例如,擁有合法藥證的「莊松榮天王補心丸」(衛署藥製字第027826號),

每一丸1000mg裡,含有5mg的「辰砂」(即硃砂別稱),但須經中醫師處方才能服用。


吃進重金屬有多危險?

衛福部對中藥材裡的鉛、砷、鎘、汞都有上限,鉛含量不得超過5ppm,

汞則必須低於0.2ppm。科學中藥則依據中藥濃縮製劑含異常物質之限量標準,

總重金屬含量須低於30ppm,而鉛含量上限10ppm、汞0.5ppm。


過去許多外用貼布(俗稱的「狗皮膏藥」),因為內含鉛丹濃度高,也曾傳出患者因此中毒。

2015年,台北一位老翁就曾連續3個月貼用國術館提供的中藥貼布,

最後出現頭暈、腹痛等鉛中毒症狀,經過檢測,患者血中鉛含量高達2000ppb(200ug/dL),已屬重度鉛中毒。


中藥比較不傷身?

台灣中醫病理學醫學會就建議,中醫師應在煎藥前清洗藥材,或使用陶瓷器具來煎藥,

避免金屬器具和藥材內成分形成化學反應,釋出金屬離子。

對使用者來說,煎藥後,即便有重金屬成分,多半會保留在藥渣之中,所以患者應服用藥湯,避開藥渣。


但其實再怎麼仔細防堵,也無法完全杜絕重金屬殘留,更重要的是調整用藥心態。

藥就是毒,中草藥也不例外,不是長久使用就一定能養生。 劑量、時間長短都要拿捏,使用得宜,療效才能大於副作用。

「藥不分中西,很多人覺得中藥可以長期服用,其實這句話有很多問題,」陳兆祥解釋,

「任何東西都不能長期、過量使用。」

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吳明玲解釋,過去研究顯示,

有吃中藥習慣跟沒有吃中藥習慣的人相比,體內重金屬含量就是會比較高。


雖不至於中毒,還在正常範圍內,但就是微幅較高。

「因為中藥材就是從土壤出來的,跟環境污染有關,」吳明玲認為,

長期服用中藥的患者,必須將重金屬累積納入考量,「看你願不願意承受這樣的結果。」

(責任編輯:王儷華)“天下雜誌 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01565


 

補充:

台灣法規列出各種中藥材的重金屬容許值


藥食兩用中藥材:菊花、蓮子、白木耳、 龍眼肉、烏梅乾、百合、枸杞、山藥、薄荷、芡實、

山楂、肉 豆蔻、草豆蔻、砂仁、黃精、絞股藍(七葉膽)、小茴香及八角 茴香等十八項市售藥食兩用中藥材


分項重金屬限量基準通則:

(一)砷≦3.0 ppm。

(二)鉛≦5.0 ppm。

(三)鎘≦1.0 ppm。

(四)汞≦0.2 ppm。


總重金數量限量基準

限量≦20 ppm:龜板膠、鹿角膠、阿膠、水蛭、沒藥、乳香、血竭、虻蟲、馬勃、石燕及鐘乳石。

限量≦30 ppm:地龍、龍骨、龍齒、白(明)礬、皂礬、玄明粉、芒硝、代赭石、赤石脂、

自然銅、膽礬、礞石、爐甘石及五靈脂


以下品項優先適用「特定分項重金屬」限量基準外,

該品項其餘分項重金屬限量值仍須符合「分項重金屬」限量基準通則規範:


重金屬「砷」:限量≤5.0 ppm:

澤瀉、牡丹皮、龍膽、貝母、地骨皮、黃芩、葛根、栝樓根 (天花粉)、牛膝、柴胡、桔梗、黃連、遠志、鬱金、延胡索、

何首鳥、莪朮、羌活、苦參、紫草、乾薑、升麻、芎藭(川 芎)、

桑白皮、知母、豬苓、天麻、天門冬、吐根、防風、 半夏、白芷、白朮、附子、白茅根、木香、高良薑、莨菪根、

細辛、地黃、白芍、赤芍、蒼朮、大黃、當歸、麥門冬、茯苓、海螵蛸、石菖蒲及三七。

不適用「砷」限量:昆布、海帶、海藻、冬蟲夏草、雄黃及 砒石。


重金屬「鉛」:

限量≤10.0 ppm:連翹、細辛、廣藿香、菟絲子、魚腥草、杜仲葉、丁豎杇、巴戟天、伸筋草、側柏葉、骨碎補、

黃蘗(黃柏)、蟬蛻、鵝不食草、紅花、川牛膝、淫羊藿、淡竹葉及白花蛇舌草。


限量≤15.0ppm:枇杷葉、桂皮、桂枝、杜仲、白及、五加皮、滑石及薄荷。

不適用「鉛」限量:乾漆、卷柏、萬點金(岡梅;燈稱草)、鉛丹及密陀僧


重金屬「鎘」:

限量≤0.3 ppm:丹參、甘草、白芍、赤芍、黃耆及紅耆。

限量≤1.5 ppm:細辛、旋覆花、瞿麥、百合、蟬蛻及茵陳。

不適用「鎘」限量:昆布、海帶、海藻、海螵蛸、蛇床子、墨旱蓮(旱蓮草)、烏藥、

鵝不食草、川牛膝、萬點金(岡梅;燈稱草)、丁豎杇、蚶殼草(老公根;積雪草;雷公根)、骨碎補、枸骨葉及薑黃。


重金屬「汞」:

限量≤0.5 ppm:鬱金。

不適用「汞」限量:乾漆。


以下品項不適用重金屬限量基準:白石英、禹餘糧、浮石(海浮石)、無名異、陽起石、磁石、瑪瑙及銅綠。


聽我們聊聊吃中藥


如果你覺得中藥對你有幫助,你真的想要使用中藥,請選擇來自正規渠道的藥材,以降低健康風險並發揮中藥的最大效益。

選擇正規來源:購買來源可追溯、通過重金屬檢測的藥材,並優先選擇「GAP(優良農業規範)」生產的中藥材。


避開高風險藥材:如雄黃、朱砂等礦物類藥材,使用這類藥材時需謹慎,並遵從專業醫師指導。

產地:一些重金屬污染嚴重的地區,所產藥材的風險更高,例如工業區周邊。


重金屬檢測與政策

藥材檢測:消費者可選擇有重金屬檢測報告的中藥材,特別是作為慢性病長期使用的藥材。

支持政府對中藥材重金屬的定期抽檢,並提升農地、水源管理,從根本上減少污染源。


「中藥安全性──含西藥及重金屬」檢測報告:中藥含有西藥成分


中藥的重金屬中毒


中藥貼布含鉛,導致中毒


中藥含鉛


Bioavailability study of arsenic and mercu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(TCM) using an animal model after a single dose exposure


Non-occupational lead poisoning associ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: A case report


Spotlight on the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: A holistic view of pollution status, removal strategies and prospect


Metal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(TCMM): A systematic review

Comments


  • Facebook

阿朵一家的MM療癒分享

  • Instagram
  • Instagram
  • Apple Music

​Podcast

  • Youtube

​貼心叮嚀

醫療靈媒的各種食療及療癒資訊都能幫助身體維持健康

但這不應該成為你不看醫生的理由! 有任何健康問題,請尋求醫師或專業人士協助。

經醫療靈媒本人同意轉載分享

網站內容為@healtolove @missceliahsu 版權所有

僅用於一般教育新知目的,分享請註明出處

bottom of page